新京報貝殼財經訊(記者朱玥怡)8月21日,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,中國工程院公示了202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,確認中國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660人。


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,多位來自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從業(yè)者入選,包括隆基綠能中央研究院院長李振國、比亞迪集團首席科學家廉玉波、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、國家電投集團氫能首席專家柴茂榮,以及中國五礦首席科學家、多晶硅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嚴大洲等。


上述來自新能源企業(yè)的候選人幾乎均為各自供職機構的技術骨干。作為隆基綠能創(chuàng)始人之一的李振國在今年5月選擇離開公司管理一線,辭去了董事、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,選擇專注于研發(fā)和科技管理工作。


據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,目前公開資料中尚無兩院院士擔任上市光伏企業(yè)高管的先例,院士一般通過技術顧問、聯(lián)合研發(fā)等形式參與企業(yè)的技術研發(fā)工作,例如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德仁曾在新特能源(01799.HK) 、福斯特(603806.SH)、晶盛機電(300316.SZ)、中晶科技(003026.SZ)等光伏企業(yè)擔任獨立董事。


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,為終身榮譽。根據《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》,院士的標準和條件中重要一條為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、創(chuàng)造性的成就和貢獻,具體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經濟主戰(zhàn)場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候選人在工程科技領域有重大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,并有顯著應用成效;或在重大工程、重大科研任務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,創(chuàng)造性地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,作出重大貢獻;或為重要工程科技領域的奠基者和開拓者。


經提名與確認為候選人后,還將經歷評選與選舉,其中院士選舉是全體院士按20%差額對候選人進行無記名投票。參加選舉的院士超過全院有投票權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,選舉有效;獲得贊同票數超過投票院士人數二分之一的候選人,按各學部增選名額,根據得票數依序當選。


編輯 陳莉 校對 楊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