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真實瞬間中,

捕捉東亞家庭的特性


大吳記得在他中學時,母親有事回了趟老家,那時外婆已經(jīng)不在了。從老家返回后,母親略帶苦惱地說,自己回去后不知道去哪里待著,她的幾個兄弟恰好不在家,門都鎖了。大吳聽著母親輕描淡寫的念叨,心中震動,因為外婆去世后,母親失去了一個“正當理由”,不能隨時回娘家了。


“這不僅僅是一個媽媽失去了母親的故事?!贝髤强吹搅艘环N普遍性的經(jīng)驗——一個女性完全脫離原生家庭的生命歷程,這種隱秘的情感在母親身上短暫浮現(xiàn)。


創(chuàng)作繪本《媽媽,我們?nèi)ツ膬骸窌r,大吳加入了這一視角。書里,媽媽帶著妹妹去了外婆家,那里已是空屋,最終,身為女兒的妹妹療愈了母親——這是超越血緣關系的女性情誼。


《媽媽,我們?nèi)ツ膬骸凡瀹嫞髤枪﹫D。


上小學一、二年級時,大吳就意識到人與人是不同的。他有了同齡玩伴,玩伴的媽媽也是鄉(xiāng)村小學老師,有一天,玩伴親昵地坐在母親懷里,向母親撒嬌,母子倆習以為常。大吳這才發(fā)現(xiàn),他沒向母親撒過嬌。幼時,大吳在農(nóng)村長大,由奶奶照看,直到快上小學,他才被母親接到身邊,和哥姐一起生活。“大家通常會覺得,奶奶會特別寵溺孫輩,其實不是這樣的?!贝髤翘岬剑湍棠檀谝黄饡r,兩人是平等的,有事一起商量。那時,大吳更依賴父親。父親經(jīng)營著一個果園,隔兩三天就來奶奶家一趟。父親處在一個“中間地帶”——不像奶奶一樣天天見,又比周末出現(xiàn)的母親見得勤。在繪本《臺風天》的后記里,大吳寫到了父親的紅色“嘉陵”牌摩托車。每當聽到摩托車的聲音,大吳就知道爸爸回來了,他摩托車的后座上有時還坐著母親。


在大吳筆下,家人間的情感流動是低緩、含蓄的。比如在《臺風天》里,成片香蕉樹被吹倒了,父親很傷心,他只是說:“這些樹還可以扶起來,那些要鋸掉了……”小男孩以為奶奶會問起損失,但她什么也沒問。奶奶只是說:“去幫我把簸箕拿來吧。”小男孩想,也許奶奶什么都知道。


《媽媽,我們?nèi)ツ膬骸?/p>

作者:大吳

版本:接力出版社

2024年4月


“不只是我家,我身邊的很多家庭,差不多也是這樣相處的?!贝髤窃趶V東長大,他將其歸結于南方人的內(nèi)斂。他停頓了幾秒,猜想說:“也許這也是東亞文化下的一種家庭特性。”


在日常的地面下,

有看不見的東西


在大吳出生前,父親就租下了一塊地。這片土地上有兩個大池塘,種了大片的荔枝、芒果、楊桃、龍眼、橙子……據(jù)說,早年還養(yǎng)過雞、鴨、狗,蓋起過三四間長長的磚石雞舍?!罢f是果園,或許用‘農(nóng)場’來稱呼更恰當?!贝髤墙?jīng)常和哥哥在園子里玩耍,走的次數(shù)多了,就形成了小路。如果沒在路上走,草叢里也許會猛地躥出一條蛇。果園里有幾間小房用來住人,人們照看著果園。時至今日,大吳仍然說不清,園子究竟有多大,他和哥哥在這里玩了一整個童年。


大吳和哥哥一起“捕蝴蝶”,一人拿一根長棍子在園子里奔跑,撲蝶,夏季蟬鳴,格外漫長。他們也曾一起抓鳥,小鳥長得像鵪鶉,會像小雞一樣在地上跑。有一回,幾人捉了半天,什么也沒捉到。哥哥隨意把棍一扔,把網(wǎng)按在地上,沖著小伙伴大叫:“抓到了,快來看!”小伙伴被騙住了,他比大吳年紀小。他跑過來,小心湊近,預感到自己上當了,于是平靜地說:“沒抓到,只有蛋?!备绺缏冻稣痼@的神色,他扒開網(wǎng)一看,果真網(wǎng)住了鳥窩,里面有兩顆蛋。


大吳創(chuàng)作的“散步三部曲”,就講了一對兄弟的探險故事?!队魏印防铮值軅z乘船,霧氣彌漫,以為遠方有鹿。走近一看,原來是樹枝。此時在森林深處,果真有鹿注視著他們。“這是一種基于視錯覺的日常經(jīng)驗?!贝髤顷U釋道。


《游河》插畫,大吳供圖。


《散步》里,弟弟好奇地問:“你說地下會有恐龍化石嗎?”哥哥確信地說:“恐龍化石不是哪兒都有的,那些特殊的地方才會有。”弟弟感慨:“要是我們生活在那里該多好!”在他們腳下的土地深處,大吳畫了幾幅恐龍化石。這令人想起小說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——寶藏就埋在剛出發(fā)的地方?!渡⒉健防?,哥倆猜了一路,他們想象的那些關于遠方的事物,都在腳下。


《游河》

作者:大吳

版本:二十一世紀出版社|蒲蒲蘭繪本館

2021年7月


這也是大吳的人生經(jīng)驗。小時候,他在路上走,哪怕路過一個垃圾堆,也會猜測:地下是不是埋著古董殘片,上面有好看的花紋?“我以前只覺得(這片土地)很普通,沒想到它也有化石?!遍L大后,大吳看到一篇新聞——廣東省河源市出土了上萬枚恐龍蛋化石,河源被命名為“中國恐龍之鄉(xiāng)”。


“在日常的地面下,就是有一些你看不見的東西。”大吳說,這是他畫“散步三部曲”的“原始動機”。


畫畫是一個嶄新的世界


“地里種出了黃瓜,奶奶把黃瓜腌成咸瓜,她還把黃豆腌成豆豉,我們就這樣吃了很多年?!痹诖髤堑耐陼r代,奶奶無人能取代。


在大霧的清晨,奶奶帶大吳去田里干活。小小的大吳一直坐在田埂上,哪里也不去。大吳三四歲時,奶奶用粉筆在地上畫了一只小鳥。他很驚訝,那是他第一次接觸“畫畫”。此后,祖孫倆每天都會一起畫畫。父親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件事,買回來一塊小黑板,還有幾本教兒童簡筆畫的書,祖孫倆就不必在地上畫了。大吳開始畫小草、房子,畫的圖案越來越多,而奶奶只畫鳥,她說:“我只會畫鳥。”


有一次,奶奶趁大吳不在家,把沙發(fā)上的鳳凰圖案臨摹下來,大吳很驚喜,一連開心了幾天。奶奶不識字,沒學過畫畫,一生沒走出過縣城,但大吳崇拜她。


大吳越畫越好,漸漸畫得比奶奶好了。鄰居看見大吳畫畫,沒頭沒尾地說了句:“你以后可能會成為畫家?!边@句話讓他心跳加速。沒過多久,大吳去上小學,畫畫的日子中斷了。每到開學,大吳都很開心,因為學校會發(fā)新課本,他最喜歡美術書。教材發(fā)完后總會剩幾本,他想辦法集齊了新舊兩版美術教材。


2009年,大吳讀高一,學業(yè)壓力驟增。當時學校的美術班在招生,他報了名。他說:“其實我們對藝考沒有什么概念,親朋好友中也沒有這樣的例子?!泵佬g老師一見大吳,立即問他中考成績,大吳成績不錯,美術老師說:“那沒必要學美術?!毖酝庵馐牵渌瑢W是因為成績實在太糟,不得已才選藝考,他不必如此。


《臺風天》

作者:大吳

版本: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|蒲蒲蘭繪本館

2024年8月


聽了美術老師的建議,大吳回家和家人商量。家人覺得,上特長班既花錢又前途未卜,他們沒支持,也沒反對。美術老師還告訴大吳,無論是否上美術班,他都可以來畫室畫畫。大吳很高興,他買了塊畫板,每周四下午去畫室,有時放學后他也會去畫一會兒。有天傍晚,大吳在路上碰到了美術班的同學,他們熱情地打招呼,彼此說了一些鼓勵的話。夕陽燦燦,他抱著畫板,感到一個新世界即將展開。


然而,隨著課業(yè)壓力增大,大吳越來越難擠出時間去畫室。去了幾次后,他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缺乏系統(tǒng)訓練和指導,這樣零碎的練習幾乎沒有意義。大吳考慮再三,為了不給家里增加經(jīng)濟負擔,沒上美術班。在理科班里,他和同學一樣扎進題海,心無旁騖地備考。新世界的大門就這樣關閉了。


讀大二時,學校忽然開了兩三門和美術相關的專業(yè)課,大吳第一次體會到“如魚得水”的滋味。一個學期后,他擅長的課程結束了,生活再度變得艱難。大吳在武漢上大學,那里夏季炎熱,大學宿舍彼時都沒裝空調(diào),大吳的寢室也像烤箱,床鋪像燒紅的鐵板,室友輪番去浴室沖涼,哪怕在宿舍打赤膊也會汗如雨下。


最熱的日子里,大吳不知干些什么好,他坐在桌前畫畫:在一片新綠色的草原上,天藍云輕,微風輕拂草地,一只長耳兔在桌前埋頭,遠方稻草人的帽子上停了只小鳥。大吳特地用了清新的顏色,看著畫,他感受到一絲涼意。


成為插畫師


2014年暑期,計算機專業(yè)的大吳讀大三,他在蘇州實習,做前端開發(fā)。創(chuàng)業(yè)園區(qū)很大,環(huán)境好,人很少,但他大多數(shù)時間都陷在空洞的焦慮里,“沒有什么具體的原因”。


有一天,大吳收到“ONE·一個”(一款內(nèi)容App)編輯發(fā)來的郵件,他在郵箱回收站里看到大吳投來的幾張畫,想用作首頁封面圖。這個暑假,大吳陸續(xù)在“ONE·一個”上發(fā)了幾張圖。那時,“ONE·一個”在年輕人里很受歡迎,大吳是它的忠實讀者。后來,有朋友告訴大吳,他最喜歡那張長耳兔望向窗外的插畫。


大吳供圖。


那是大二時大吳閑來無事拿紙筆畫的,他把畫放到電腦上用鼠標涂的色。畫完以后,他有些驚訝——效果超出了預期。不過,他擔心別人覺得涂色方式有些粗糙,沒提過這茬。


彼時,李娟是“ONE·一個”上的活躍作家,經(jīng)常發(fā)表文章。大吳為了訓練語感,曾反復借閱圖書館的小說,他喜歡蘇童、余華、村上春樹……大吳喜歡很多作家,但他最喜歡李娟。那時,大吳每天騎自行車去公司上班。有天早晨,他騎著車,沒來由地想:“要是能給李娟畫插畫就好了?!币宦飞?,他在心里做了諸多假設,譬如給哪篇散文配怎樣的插圖。


就在這天,大吳收到了一封郵件,邀請他為《走夜路請放聲歌唱》(再版)畫插圖。“沒有條件限制,可隨意發(fā)揮,但時間相對較緊,請盡快考慮并答復?!卑l(fā)件人李娟。這一天的大吳20歲出頭,是一個“徹底的新手”,他接下了這單活。


大吳從秋天畫到冬天,在冬天結束前畫完了近40幅畫。2015年9月,書出版了,不少讀者知道了“人氣插畫師大吳”——“他給李娟(的書)畫過插畫?!?018年春,李娟到廣州為新書做宣傳,這是大吳第一次見到李娟本人。他沒問李娟當時為什么找自己畫,他沒要合影,也沒要簽名,因為“這些沒有那么重要”。


大吳為《走夜路請放聲歌唱》(再版)繪制的插圖。


2015年,大學畢業(yè)后的大吳從武漢返回廣州,他住在同學家,每日為姚文雀譯的《小王子》畫插圖。半月后,他把畫稿交完,立即著手投簡歷、面試,按部就班地上班。


與傳統(tǒng)行業(yè)相比,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薪資高,但加班嚴重,大吳也不能幸免。很多次,他下班后走出辦公大樓,看見天又黑了,嘆息道:“唉,這么好的一天又浪費了。”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,工作不穩(wěn)定,“你可能明年辭職,也可能明天就失業(yè)。在這個行業(yè),這非常常見?!惫ぷ髁艘欢螘r間,大吳逐漸意識到,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在“被動選擇”——看似學校、工作是自己選的,其實是沒得選?!拔乙惨粯??!贝髤钦f,畫畫是他為數(shù)不多的主動選擇。


白天,大吳坐在格子間里工作。下班后,他步行15分鐘到家,埋頭學習繪本創(chuàng)作。“很早以前我就知道,上班(職位)不是我追求的,我只是一個過客。”大吳重新梳理了他與工作的關系。那時,老板把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解散了,大吳和二十多名同事一起失業(yè)。大吳打定主意,未來要靠創(chuàng)作生活,當下,他要找一份“過渡性”工作。他在前司所在的園區(qū)投簡歷,不到1個月重新上崗,這樣一來,他省去了搬家的麻煩,通勤時間還短。


進了新公司,大吳從基層做起,因為工作認真,被多次提拔,幾年后晉升到管理層。到了后期,他已經(jīng)沒了“上升空間”——他的直系領導就是公司老板。但大吳不快樂:“越往上升,錢是越多,但太煎熬了。”


2023年,大吳創(chuàng)作的《不要動一只蝸?!纺孟碌谌龑媒恿Ρ鸩ㄓ變何膶W獎金獎、日本插畫協(xié)會“年度最佳插畫家獎”,版權輸出到巴西、韓國、尼泊爾、越南、泰國等國家。實際上,大吳畫《不要動一只蝸牛》時狀態(tài)并不好,“當時的工作非常焦慮和痛苦,畫畫也只是抽空,機械地一張接一張地進行”。最糟的時候,大吳看見路邊有孩童玩鬧,也會心生憂愁。他想,這樣天真爛漫的孩子總會長大,會經(jīng)歷工作的痛苦,然后過上“打工人”的“牛馬”生活。編輯打斷了大吳,告訴他:“這是你的問題,是你太消極了?!贝髤橇⒓匆庾R到“自己不太對勁”,工作給他造成的壓力超出了應有的限度。


《不要動一只蝸牛》

作者:大吳

版本:接力出版社

2023年8月


從2017年到2022年,在正式創(chuàng)作繪本的6年里,大吳有7部繪本相繼出版。此外,他手頭還有幾個故事在走出版流程。雖然還無法完全靠版稅維持生活,但他有了離開的信心。


“最后那兩年,我確實希望被動離職?!贝髤翘岬?,他在這家公司干了幾年,主動離職拿不到補償,于是他硬著頭皮干下去。2023年,公司調(diào)整了組織架構,優(yōu)化了一批員工,大吳拿到了補償,順利辦完離職手續(xù),實現(xiàn)了逃離。


“真的太開心了。這是我成年以后,過得最開心、最放松的一年?!贝髤切χf,“不上班的這一年,我的運氣都變好了?!?/p>

“你了解斑禿嗎?”大吳說起以前上班的時候由于壓力過大、失眠,一直有斑禿,一小塊、一小塊地掉頭發(fā),特別難看。不上班以后,他的斑禿好了,就像從來沒得過一樣。


直到全職創(chuàng)作了一年多,大吳才意識到工作對他造成的傷害超出了自己理解的范疇。實際上,剛離職的大吳陷入過間歇性焦慮,具體表現(xiàn)為每天頻繁地查看銀行卡余額。兩三個月后,他逐漸適應了“自由職業(yè)者”的生活,焦慮消失了?!霸跁r代浪潮下,無人能幸免?!彼忉?,自己的樂觀源于預期不高,長久以來養(yǎng)成了低物欲生活,所以很容易就能滿足。


大吳筆下的人物常常不帶表情,有情緒也是淡淡的。他的一位責編曾說,大吳是“鹽系”畫風,意思是“一點都不甜”。


“確實是這樣?!贝髤钦J同。未來,他想嘗試一些不同的風格,也許會更親切,或者是更可愛??傊?,他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

采寫/江玉婷

編輯/王銘博

校對/穆祥桐